00后“劳模队长”张博恒让全网心疼,妈妈的教育秘密藏在这3次采访里
北京时间8月5日晚,张博恒结束了在巴黎奥运会的最后一个项目单杠,并以13.966分拿到铜牌。
至此,张博恒已经在这届奥运会的竞技体操赛场上完成了21套动作,其中绝大部分的完成度都相当之高,总共收获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。
在赛程密集、几乎全勤的情况下,这个成绩来之不易。
在张博恒的“巴黎时间”里,潇湘晨报记者总共三次采访张博恒的母亲肖蓉。一次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当天,一次在张博恒的个人全能决赛,第三次则在8月5日。
在这三次采访中,肖蓉无不展现出对儿子无条件的信任和爱护。虽然此时两人相隔万里,两颗心却紧紧地贴在一起。过去的24年中,每天都是如此。
△张博恒(图源张博恒个人微博)
儿子的第一次比赛,差点因害怕而退赛:妈妈和外婆陪你
初次见到肖蓉是在7月27日的长沙市体操学校。肖蓉个子不高,留着利落的短发,手指甲似乎用心装点过。她提着整齐地装满奖状和奖牌的公文包,风风火火地走进来。
那天,巴黎奥运会刚刚开幕。问及肖蓉“看奥运会开幕式没有”,她开玩笑地说“我懒得看,又没有张博恒”。私下里再问“对张博恒有什么期待”,她又开玩笑“我随他去”。
乍一看,肖蓉似乎是个心大的“放养型”家长。但其实他与张博恒的关系,可以说是“互相爱护”。必须要既有“爱”,又有“护”,才能全面地解释清楚他们之间的感情。
张博恒2000年出生,外婆张利辉将他带大,从小娇养。由于活泼好动、爱爬乒乓球台,张博恒被肖蓉送到长沙市体操学校的邱琦教练处开始了启蒙训练。早晚接送的任务,落到了肖蓉和张利辉肩上。
肖蓉说,小时候的张博恒胆子很小。训练辛苦了,受了委屈了……年幼的张博恒都会找外婆撒娇。
肖蓉还记得约7岁的儿子第一次参加湖南省青少年体操锦标赛,“因为害怕,死活不肯去”。后来在邱琦教练和肖蓉的合力劝说下,张博恒还是去参加了比赛,获得第二名。
展开全文
当时肖蓉对张博恒说:“你不要怕,妈妈和外婆陪你一起去。”有了这句话,从此张博恒在湖南省内参加的所有比赛,肖蓉和外婆全都到场为他加油,风雨无阻。
△7月27日,记者第一次采访肖蓉
笃定“他舍不得”体操,她痛骂儿子一顿
16岁那年,张博恒在训练中摔断左腿,遭遇了严重的低谷。他意志消沉,一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人。
肖蓉刚开始因为心疼,好言好语相劝。一次亲友来看望张博恒,张博恒依然闭门不出。肖蓉送走亲友后走进张博恒的房间,将他痛骂了一顿。
“我说‘你要是继续这样,就不要练体操了。’过了一下子,他自己走出来跟我说,‘妈妈我要去训练。’”肖蓉回忆。她心里很笃定,儿子舍不得放弃体操。
2017年,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全国体操冠军赛上,张博恒一举夺得男子自由体操冠军。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全国冠军。在现场见证的肖蓉听见广播里重复着张博恒的名字,第一次有了“儿子成为体育明星”的感觉。
约两年后,张博恒入选体操国家队,从长沙去了北京。
不过,国家队的路也不好走。仅仅两个月后,张博恒就给肖蓉打电话,说“想回来”。肖蓉和外婆立刻“打飞的”去到北京,和张博恒吃饭、聊天、散步。肖蓉和张博恒许下约定:再坚持两个月。如果两个月后还坚持不了,就回家。
肖蓉以为,这次之后,儿子变成熟了,变得“报喜不报忧”了。她不知道的是,此时张博恒买了一支牙膏,打算用完就回家。用完第一支,他觉得用得太快了,于是又买了一支。就这样,张博恒适应了国家队的节奏。
2023年,张博恒获得杭州亚运会个人全能项目的金牌。这之后,肖蓉才知道他在北京给自己加训、下训后只能吃泡面的事。肖蓉知道后心疼了很久。7月27日的采访现场再提起这件事,她依然忍不住流了泪。
母子俩每次通话,肖蓉都会嘱咐张博恒在训练里集中精神,不要受伤。这是作为母亲最最关心的事,可能比奖牌还要重要得多。
“细心周到”,超越同龄人数倍
7月31日晚,记者在贺龙体育中心第二次见到了肖蓉。肖蓉和亲友们在这里,一起观看张博恒的个人全能项目决赛。此前,他已经在男团决赛中摘银。
这天,肖蓉、张利辉、舅舅张郅等等亲友都穿了红色。虽然谁也没有开口说,但国旗的颜色,一定有着特殊的寓意。
张利辉告诉记者,自己上一次见到张博恒,还是在去年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。而肖蓉上一次见到儿子,也是在今年的春节。
“张博恒训练特别忙,还经常给自己加练。我们想要见他,不是我们去看他就能看到的,而是我们要迁就他的空余时间。”张利辉说。
这次张博恒出发巴黎前,张利辉和肖蓉本来想一起前往、为他加油助威,没想到张博恒拒绝了——路途遥远,他担心母亲和外婆人生地不熟,不能照顾好自己。他会分心。张利辉说,张博恒是个细心又周到的孩子,“从不让我操心”。
入驻奥运村后,张博恒为了让肖蓉放心,给她打了两个小时的视频电话。电话里,他向肖蓉介绍了奥运村的食堂、宿舍,聊了巴黎的天气。就像他从前常常和肖蓉闲聊的内容一样。
8月1日凌晨2时许,转播画面显示,张博恒完成了个人全能的所有项目,稳稳落地。肖蓉和外婆激动得蹦了起来。
最终,张博恒在个人全能中摘得银牌。赛前,外界多看好张博恒在全能决赛中冲击个人奥运首金。银牌的结果虽然稍显遗憾,但他确实拼尽了全力——再战全能,他在数天之内完成了18套动作。赛程密集,体能的消耗超乎想象。
“张博恒从资格赛到现在,真的太不容易了。作为妈妈,我特别心疼。他已经很拼了。”说到这里,肖蓉难掩心疼,转身背过镜头,落下了眼泪。
“我相信他接下来的单杠等等项目,一定会拼尽全力。不管结果怎么样,他已经尽了全力。”
△个人全能赛后,肖蓉面对镜头落泪
面对媒体,说得最多的是“辛苦了”“尽力了”
记者最近一次见到肖蓉,是在8月5日,湖南省体育局。张博恒在这天参加这次巴黎之旅的最后两个项目单杠和双杠,其中单杠是他的拿手好戏。
和之前一样,肖蓉身着红色T恤和亲友们一起坐在转播大屏幕前。比赛过程其实并不长,但显得非常焦灼:率先上场的几位选手中,有人失误掉杠。轮到张博恒了,肖蓉甚至用手捂住眼睛数秒,紧张到不敢直视屏幕。
△8月5日,肖蓉观看张博恒的单杠比赛转播
在杠上的一切都是如此完美。这是张博恒此次巴黎奥运会冲金的唯一机会。在落地时,张博恒往前稍微踉跄了几步,出现失误。肖蓉紧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一下趴在了桌子上。
最终,张博恒摘得单杠项目的铜牌,以两银一铜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巴黎之旅。
赛后,潇湘晨报记者请肖蓉说两句。肖蓉顿了顿,微笑着回应“说什么呢?”
之前,张博恒总是提醒肖蓉“要多看新闻、多练普通话”,因为“可能会接受媒体采访”。此时,或许肖蓉还沉浸在张博恒比赛最后时刻的失误中,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心情一齐涌了上来,才令她在此刻真的不知如何面对媒体的镜头。
“可能还是差点运气吧,但我觉得他还是尽力了。回来好好加油吧,争取下届奥运会继续上!辛苦了,挺棒的。”
说完这些,肖蓉和家人一起,离开了湖南省体育局。
“尽力了”“辛苦了”。这是肖蓉接受媒体采访时最常说的话。当然,没有运动员不向往金牌,运动员的家人也一样。很难想象从受重伤到入选国家队、再到在国家队站稳脚跟,再到巴黎冲金失败的遗憾,张博恒的内心都有怎样的波澜。他选择不去展露这些,哪怕对最亲近的妈妈和外婆。
但24岁的张博恒这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。作为队长,他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。
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
报料、维权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晨视频”客户端,搜索“帮忙”一键直达;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:xxcbcsp;或拨打热线0731-85571188。如需内容合作,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。
评论